致光临本站上的朋友:
  
  欢迎您访问男孩博客,如你打开的页面不是你所要的找的,请使用侧边栏的搜索功能查找日志,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使您在平淡之中充满喜悦。 
本站域名:Http://Blog.123ttt.Com/(点击加入收藏夹)

欢迎您再来,谢谢!!!
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赵承熙自拍录像 双手持枪凶狠震惊美国




这张美国全国广播公司4月18日晚间新闻的电视截图显示,赵承熙摆出持枪射击的姿势。



这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4月18日晚间新闻展示的赵承熙所寄包裹单的复印件。

引言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两天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8日公布枪击案嫌疑人赵承熙寄来的一个包裹内容,内有赵承熙手写的23页宣言、43张照片和28份录像资料,内容充斥仇恨情绪。
    
    这些“遗言”内容一经公布,美国为之震惊,不少人发出疑问,是什么让他走上毁灭之路?
    
“遗言”内容令人震惊
    
    根据全国广播公司的说法,邮戳显示赵承熙于16日早晨9时1分将包裹邮寄,这一时间正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宿舍楼和教学楼两起枪击事件间的空隙。如果最终证明赵承熙就是凶手,这一包裹中的内容可谓“遗言”。而这份多媒体“遗言”内容之丰富,更让人瞠目结舌,说明嫌疑人事先经过精心准备。
    
    在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夜间新闻》播出的录像片断中,赵承熙说:“你们有无数次机会和方式避免今天(的情况),但你们决定让我流血。你们把我逼到死角,让我只有这个选择。你们作出了这个决定。现在你们手上沾染了鲜血,永远无法洗干净。”
    
    “我曾经可以不必这么做,我可以离开,”赵承熙在录像中说,“但是我现在不会再逃避了……”他还在其中表达了对富人的仇视心理,甚至自比耶稣基督。
    
    在一些照片上,赵承熙皱着眉、表情凶狠,而有时又面带笑容。还有一些照片显示他手持手枪,有时是一支,指着镜头或自己的太阳穴,有时是一手一支。此外在一张照片中,他双手举着一个钉锤,作势欲砸。《纽约时报》说,这一姿势同获得2004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韩国影片《老男孩》中的一幕十分相似。
    
    全国广播公司方面17日收到这一包裹,但到18日才将其拆开。意识到包裹内容的重要性后,全国广播公司将其送交执法机关,供有关人员分析嫌疑人动机。
    
    警方说,这些材料将成为调查此案的重要线索和证据。电视台说,从画面上看,赵承熙自己拍摄了这些录像,因为有画面显示,他最后走近镜头,关掉了摄像机。
    
凶手心理极度自恋
    
    赵承熙的“遗言”曝光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师生再次受到强烈冲击。18日晚,一些学生聚集在学生活动中心的电视屏幕前,沉默地看着电视新闻播放的赵承熙挥舞手枪的照片。
    
    34岁的研究生尼克·杰里迈亚说:“他(在录像中)说个不停,简直比他一辈子说的话还多。”而19岁的德温·康沃尔则对赵承熙的仇视富人表示不解。康沃尔说:“他的话不能让我联系起任何理工大的学生,我们这里是个相当‘蓝领’的学校。”
    
    由于枪击案的关系,大多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学生都已离校返家,但仍有一些学生留下来,22岁的劳拉·辛克就是其中之一。看着电视画面,她泪水滚滚而下:“看到这些画面,这一切变得更加真实。”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主任史蒂夫·欣肖说:“赵承熙的宣言说明,他不会静悄悄地离开,而要在自我毁灭的同时自我推销,在耀眼的光芒中离开。”
    
    现有资料显示,赵承熙极度自恋,然而又为虚无主义情绪困扰。欣肖认为赵承熙甚至可能有狂躁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
    
    法新社援引欣肖的话说:“尽管如此思考问题让人不寒而栗,但有时候精神疾病就是这样,病人丝毫不顾及别人,一切都让位于报复世界的强迫心理。”
    
    全国广播公司说,播出这些“遗言”对电视台而言是个艰难的决定。这一决定受到了电视台内部人员的反对。曾在联邦调查局分析罪犯心理的克林特·范赞特现任全国广播公司分析员,他反对播出这些“遗言”。范赞特说:“这正是赵承熙所希望的。”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教授马迪·霍罗威茨说:“不幸的是,他想要的就是宣传,现在他得到了。”霍罗威茨担心有人模仿赵承熙的行为,以求“扬名”。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各家新闻媒体和有关当局对赵承熙的描述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孤独”。英国《泰晤士报》说,赵承熙平时极少摘下墨镜和帽子,仿佛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彻底关闭。他在上课时偷拍女同学照片,但却从不和她们说话。在枪击案之前大约1个月,他不再上课。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如此极端的人往往有过遭受屈辱的经历,但只要有亲人或朋友的支持,有这些经历的人一般不会选择毁灭。
    
    《泰晤士报》援引心理学家塔尼娅·拜伦的话说:“如果遭受屈辱的经历得不到安抚,情感脆弱程度一再加剧,他就可能走上灾难性的道路。”她说,一些感到极度自卑的人可能会从致命武器上获得满足感,因为生杀予夺的权力让他们“克服”了自卑。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美国社会其实十分讲求“合群性”,“不合群”的年轻人往往遇到很多困难。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的两名凶犯就是经常遭到同龄人欺侮的“不合群”者。而在学校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种感觉可能被放大。
    
    心理学家多萝西·罗韦认为,预防校园枪击案不能单靠加强枪支管制,美国社会需要“扪心自问,为什么年轻人的一些基本的情感需求在这个社会得不到满足”。

文章来自: 新华社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赵承熙 美国 弗吉尼亚 大学 枪击案
相关日志:
评论: 8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580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