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光临本站上的朋友:
  
  欢迎您访问男孩博客,如你打开的页面不是你所要的找的,请使用侧边栏的搜索功能查找日志,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使您在平淡之中充满喜悦。 
本站域名:Http://Blog.123ttt.Com/(点击加入收藏夹)

欢迎您再来,谢谢!!!
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谁是《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一诗的作者


“倒塌的废墟黑暗夹缝中,一对母与子的手、一对稚嫩与老茧般的手、一对指头相碰而无法牵连的手……”这是广州雕塑家杨学军创作的与诗歌同名的雕塑作品。他想以此献给所有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的母亲。黄丹彤摄

本报讯 (记者王月华)自从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一首《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内心最柔软的一处角落,这首诗歌被各大网站、电视台和报章广泛引用和转载。这首诗映着人们婆娑的泪光,诠释着人间最温情最深沉的爱。

随着诗歌的广泛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找到诗歌的作者。为此,本报特地发起寻找《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一诗作者的活动,请各大网站、网友和广大读者积极提供线索。

在汶川地震发生两日后,这首名为《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的网络诗歌就开始在各大论坛流传,诗歌转贴之处,都引来无数跟帖。有网友说,这诗让人读来心痛,他很想知道作者是谁,他的单位还把这首诗打印下,贴在墙头,号召大家献爱心;也有网友表示,真的是看不下去了,看一次,流一次眼泪,流泪的时候还担心被办公室里的下属看到;有情绪激动的网友则发誓要找出作者,然后“揍”一顿,因为这首诗歌真的让人受不了,害得他在公共场合就号啕大哭,严重“损害”了形象。

诗歌的影响还远不止于网络,多家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都出现了它的身影。本报编辑部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前两天他下班后已是凌晨时分,回到家打开电视,正好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在配乐朗诵这首诗,听着听着,想起地震中的那些瓦砾堆下的孩子,想起拱身护子,留下“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的短信,然后悄然逝去的母亲;想起香甜地吮着亡母乳头的孩子,潸然泪下,不能自已。他和许许多多被感动的读者一样,真的非常想知道到底是谁写下了这样催人泪下的诗句。

其实,受到感动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甚至有市民开始用短信传递这首无名的网络诗歌。为了向这位在大灾面前写尽人间大爱的作者致敬,本报联合旗下网络媒体大洋网(www.dayoo.com)发起了寻找诗歌作者行动,请各大网站、网友和广大读者积极提供线索,让我们一起替所有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妈妈和失去妈妈的孩子,向作者说声谢谢。

联系电话:020-81919191,EMAIL:gzrbyb@gzdaily.com

网友或广大读者如有线索,也可在大洋网等网站本条新闻后跟帖。


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怕天堂的路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着的孩子吧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地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作者
相关日志: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516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