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香港16岁小发明家陈易希名留宇宙
作者:男孩 日期:2007-04-02
年仅16岁的陈易希被香港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了,成为香港第一个不需经过会考及高考,就直接进入大学的中学生。日前,陈易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都很意外,但相信即使科大这次不录取他,他也有信心考入科大。5月30日,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出席中科院院士论坛时表示,陈易希虽然只有16岁,但入读科大完全没问题。去年科大就取录过1名16岁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他在物理奥林匹克比赛中取得金牌。他说,一个人的年龄在于心境,关键是其思想成熟程度如何。当年,他太太陈朴上柏克莱大学时只有15岁,而他自己上大学是17岁。
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在香港,很多人都知道陈易希,因为天上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因为他曾代表香港发射水火箭欢迎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还因为他被选为香港《2005风云人物》,名列少年榜首位。
陈易希是个发明天才,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看着陈易希长大的姨妈吴嘉凤对他更是了如指掌:“小时候买模型车给他,他就会把它整个拆散……拆得最多就是电话,他常常把爸妈的手机拆开,但通常都不能装回,所以父母买手机从来不会买贵的,能打电话就算了。由于他是个电子产品迷,令家里省了不少修理费,他会修电饭煲、录像机、电灯,真是很方便。他还把家里大门变成‘拍卡’和‘指纹’开关的高科技大门。”
其实,对于陈易希来说,这些都只是小菜一碟。科技与发明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热爱玩具机器人,但不仅仅是玩乐,而是将机器人“斩件拆骨”,研究内部结构,逐渐培养出发明产品的才华。陈易希说:“其实,科技和发明是一门丰富、有趣的学问,除了设计和制作发明品之外,闲时在网上浏览发明家的网页,可学好英文,留意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又可以学到工商管理知识。我觉得发明本身已经是最好的娱乐,所以我很少打机(电脑游戏)、唱K(卡拉OK)。”
现就读于香港谭李丽芬纪念中学的陈易希告诉记者,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已发明第一件产品,参加科技发明比赛无数,“成名作”包括全能机器人及智能手表,至于总共发明了多少自己也记不清了,大概有20多件吧。
陈易希所说的智能手表,是去年9月参加由创新科技署和煤气公司合办的“第一届我最喜爱的创意生活发明比赛”,凭发明“蓝牙智能平安腕表”夺得亚军。该发明品专为长者而设,长者戴上腕表后,只要维持一分钟静止状态,腕表便会发出声响提示,如果长者不关掉警报,腕表便会通过蓝牙自动连接至3G手机,向亲友求救。
陈易希研究和发明的“全能机器人”,在2004年5月“第五十五届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夺得二等奖。机器人备有红外线感应器及摄录机,可在主人离家后自行在室内巡逻,提升家居保安。而正是这个全能机器人,让他踏上了“命名之路”,比赛主办单位为表扬得奖者的优秀成就,将陈易希的得奖作品呈交国际天文联会,并申请以“Chanyikhei”(陈易希的英文拼音)命名一颗小行星。2005年7月5日,“陈易希星”获得正式命名,陈易希成为香港最年轻获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人。该小行星(国际编号:20780)由美国麻省理工的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于2000年9月1日发现,直径3至7公里,位处木星与火星间的小行星带,绕太阳一圈需时4.05年
屡获殊荣成学界明星
自从在多个科技比赛中屡获殊荣,陈易希成了一名学界明星。“陈易希星”小行星命名后不久,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公开点名称赞陈易希,表示“科大一定收陈易希”,并会亲自任教。
上月底,陈易希终于如愿以偿收到了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并将于今年9月入读科大电子及计算器工程学系。为了协助陈易希适应大学生活,科大安排他先修读一年基础课程,然后再修读三年的本科课程。
对于这次录取,陈易希说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提前两年成为大学生:“我那天早上起来,听到这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就马上打电话问老师,老师说是真的,我又再认真看了通知书,才肯相信是真的。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好像是研究出新发明,而发明又获奖一样,开心得难以形容。”
他告诉记者,他这个月将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华裔科学家翁玉林,修读暑期课程及参与天文学的行星研究工作(该学院奖予他5万港元奖学金)。现正忙于撰写一本3万字的自传,希望与全港市民分享其发明历程的喜与悲。他又说,因科大没有给予奖学金,故需要为9月开学准备学费,但他可通过写程序及发明新产品赚取金钱,每个工作可赚取3至4万港元。陈易希又表示,完成4年课程后会继续研究工作,“梦想有一天能办一所机器人研发公司。”
对于这次破格录取陈易希,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说,科大在取录学生前,会视乎他是否够成熟入读才取录,部分人年纪太小也不适合入读大学。陈易希表现突出,在国际上曾多次获奖项,广获本地及国际认同其科学方面的天份,加上学系推荐,所以直接录取。
而陈易希目前就读的学校校长方顺源说,全校师生均以易希为荣,而校方为支持易希于暑期赴美做研究,特别为他购置价值1万多港元的计算机,借给易希写程序、做研究。学校也会为易希提供1.5万港元的奖学金,帮助入学。
陈易希成了明星,但是,这位学界明星坦言成名后代价不少。
陈易希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周最少有一天需要应付大大小小机构的采访、讲座,有时获中小学机构邀请分享对科技的认识,有时获工程师机构、发明家学会邀请谈发明心得,但有时却要出席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好像上次电视台一个中午节目,邀请我同妈咪上去,我原本以为是讲发明、科技,怎知原来是讲煲汤,怎样教阿妈煲汤给孩子喝。让我哭笑不得。”
又要忙于应酬,又要熬通宵应付会考,易希坦言每天只可睡4小时,原本已十分纤瘦的他现时体重只有47.6公斤。
虽然如此,他还是希望尽自己所能扶助他人,并坚持做义工,有时往老人院探访、参与卖旗工作等。
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在香港,很多人都知道陈易希,因为天上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因为他曾代表香港发射水火箭欢迎神六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还因为他被选为香港《2005风云人物》,名列少年榜首位。
陈易希是个发明天才,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看着陈易希长大的姨妈吴嘉凤对他更是了如指掌:“小时候买模型车给他,他就会把它整个拆散……拆得最多就是电话,他常常把爸妈的手机拆开,但通常都不能装回,所以父母买手机从来不会买贵的,能打电话就算了。由于他是个电子产品迷,令家里省了不少修理费,他会修电饭煲、录像机、电灯,真是很方便。他还把家里大门变成‘拍卡’和‘指纹’开关的高科技大门。”
其实,对于陈易希来说,这些都只是小菜一碟。科技与发明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热爱玩具机器人,但不仅仅是玩乐,而是将机器人“斩件拆骨”,研究内部结构,逐渐培养出发明产品的才华。陈易希说:“其实,科技和发明是一门丰富、有趣的学问,除了设计和制作发明品之外,闲时在网上浏览发明家的网页,可学好英文,留意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又可以学到工商管理知识。我觉得发明本身已经是最好的娱乐,所以我很少打机(电脑游戏)、唱K(卡拉OK)。”
现就读于香港谭李丽芬纪念中学的陈易希告诉记者,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已发明第一件产品,参加科技发明比赛无数,“成名作”包括全能机器人及智能手表,至于总共发明了多少自己也记不清了,大概有20多件吧。
陈易希所说的智能手表,是去年9月参加由创新科技署和煤气公司合办的“第一届我最喜爱的创意生活发明比赛”,凭发明“蓝牙智能平安腕表”夺得亚军。该发明品专为长者而设,长者戴上腕表后,只要维持一分钟静止状态,腕表便会发出声响提示,如果长者不关掉警报,腕表便会通过蓝牙自动连接至3G手机,向亲友求救。
陈易希研究和发明的“全能机器人”,在2004年5月“第五十五届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夺得二等奖。机器人备有红外线感应器及摄录机,可在主人离家后自行在室内巡逻,提升家居保安。而正是这个全能机器人,让他踏上了“命名之路”,比赛主办单位为表扬得奖者的优秀成就,将陈易希的得奖作品呈交国际天文联会,并申请以“Chanyikhei”(陈易希的英文拼音)命名一颗小行星。2005年7月5日,“陈易希星”获得正式命名,陈易希成为香港最年轻获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人。该小行星(国际编号:20780)由美国麻省理工的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组于2000年9月1日发现,直径3至7公里,位处木星与火星间的小行星带,绕太阳一圈需时4.05年
屡获殊荣成学界明星
自从在多个科技比赛中屡获殊荣,陈易希成了一名学界明星。“陈易希星”小行星命名后不久,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公开点名称赞陈易希,表示“科大一定收陈易希”,并会亲自任教。
上月底,陈易希终于如愿以偿收到了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并将于今年9月入读科大电子及计算器工程学系。为了协助陈易希适应大学生活,科大安排他先修读一年基础课程,然后再修读三年的本科课程。
对于这次录取,陈易希说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提前两年成为大学生:“我那天早上起来,听到这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就马上打电话问老师,老师说是真的,我又再认真看了通知书,才肯相信是真的。收到录取通知书,就好像是研究出新发明,而发明又获奖一样,开心得难以形容。”
他告诉记者,他这个月将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华裔科学家翁玉林,修读暑期课程及参与天文学的行星研究工作(该学院奖予他5万港元奖学金)。现正忙于撰写一本3万字的自传,希望与全港市民分享其发明历程的喜与悲。他又说,因科大没有给予奖学金,故需要为9月开学准备学费,但他可通过写程序及发明新产品赚取金钱,每个工作可赚取3至4万港元。陈易希又表示,完成4年课程后会继续研究工作,“梦想有一天能办一所机器人研发公司。”
对于这次破格录取陈易希,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说,科大在取录学生前,会视乎他是否够成熟入读才取录,部分人年纪太小也不适合入读大学。陈易希表现突出,在国际上曾多次获奖项,广获本地及国际认同其科学方面的天份,加上学系推荐,所以直接录取。
而陈易希目前就读的学校校长方顺源说,全校师生均以易希为荣,而校方为支持易希于暑期赴美做研究,特别为他购置价值1万多港元的计算机,借给易希写程序、做研究。学校也会为易希提供1.5万港元的奖学金,帮助入学。
陈易希成了明星,但是,这位学界明星坦言成名后代价不少。
陈易希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周最少有一天需要应付大大小小机构的采访、讲座,有时获中小学机构邀请分享对科技的认识,有时获工程师机构、发明家学会邀请谈发明心得,但有时却要出席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好像上次电视台一个中午节目,邀请我同妈咪上去,我原本以为是讲发明、科技,怎知原来是讲煲汤,怎样教阿妈煲汤给孩子喝。让我哭笑不得。”
又要忙于应酬,又要熬通宵应付会考,易希坦言每天只可睡4小时,原本已十分纤瘦的他现时体重只有47.6公斤。
虽然如此,他还是希望尽自己所能扶助他人,并坚持做义工,有时往老人院探访、参与卖旗工作等。
评论: 6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367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