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光临本站上的朋友:
  
  欢迎您访问男孩博客,如你打开的页面不是你所要的找的,请使用侧边栏的搜索功能查找日志,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使您在平淡之中充满喜悦。 
本站域名:Http://Blog.123ttt.Com/(点击加入收藏夹)

欢迎您再来,谢谢!!!
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古代汉语》教案——(第六讲—第十二讲)

第六讲 古书中的用字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书中常见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假借字。要求学习时理解四种现象的成因,能对四种用字现象加以区分。

【重点难点】

    古今字、异体字

(一)古今字

1、 什么是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写,就形成古今字,在前者叫“古字”,在后者叫“今字”。例如 “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表本义,还表引申和假借义。表词功能扩大后,为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原字为基础造出新字,来分担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本义是畚箕。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成为它的最为常用意义。为了区别,原字增加意符“竹”,造出了专门用承担“畚箕”义项的“箕”,。“其”和“箕”在畚箕意义上形成古今字。

3、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本义

   “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  “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借用表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表示本义。

   (2)今字承担引申义

   “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取女人做妻。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引申义。

“解”的本义是分割,引申为松懈,造“懈”来承担引申义。

   (3)今字承担假借义

  “齐”的本义为平,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表示对祖宗的崇敬。后来写作“齋”。“齋”承担的假借义。

“辟”本指法制,借来记录“躲避”的“避”。后来造“避”字承担假借义。

(二)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

  音义全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 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体字。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后分化成两个不同形体。古书中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分工明确。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

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结构不同

  如:泪,从水,从目;

涙,从水,戾声。

  (2)构字部件不同

  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异体。

  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

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异体。

  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

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

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变的异体字。

  (3)部件位置不同

  和——咊;

群——羣;

鞍——鞌

(三)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

  简化字以及与其相映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

2、必须注意:

(1)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些来源于意义不同的同音字。如:“後”简化为“后”,兼有先后和君主两个功能。在阅读时需要辨析。

(2)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音义不相同的两个字。如:“臘”简化为“腊”。本义指年终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腊,本义为干肉。臘简化后,和“腊”混同。需要加以辨析。

(3)两个字共简为一形

  有些简化字对应两个以上繁体。阅读时要判别代表的是哪个词。

  如简化字“钟”对应“鍾”、“鐘”两个繁体字。要辨析它是表容器还是表钟鼓。

  (四)假借字

1、什么是假借字

  如果一个字所记录的词义不是本义或引申义,那么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为它专造字,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来记录它。为了区别,又造了“暮”表日暮。“莫”和“暮”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地支等。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它造过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叛”——“畔”;

   “拒”——“距”;

   “修”——“脩”。

     “早”——“蚤”;

   “伸”——“信”;

   “飞”——“蜚”;

  

第七讲  触龙说赵太后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触龙说赵太后》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1〕赵太后:即赵威后,赵孝成王的母亲,赵惠文王的妻子。用事:执政,当权。

      〔2〕长安君:赵太后宠爱的幼子。质:抵押品,这里指人质。

      〔3〕强:极力。

      〔4〕明谓:明白地告诉。左右:侍臣,指太后身边供职的人。

      〔5〕唾其面:往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卻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1〕左师:官名。触龙:人名。

      〔2〕盛气:怒气盛。揖:作拱手礼。《史记》作“胥”,通“须”。等待的意思。

      〔3〕徐:慢慢地。趋:快步走。

      〔4〕谢:道歉。

      〔5〕病足:脚有毛病。

      〔6〕曾:竟然。

      〔7〕窃:谦敬副词,私自。自恕:原谅自己。

      〔8〕玉体:敬词,尊称对方的身体。卻:有毛病。

      〔9〕望见:对别人表示尊敬,不敢近前,只能远远地观望。

      〔10〕辇:用人拉挽的车子,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的车子。

      〔11〕得无……乎:该不会……吧!衰:减少。

      〔12〕耳:语气词,罢了。

      〔13〕今者:最近。殊:很。

      〔14〕强步:勉强走走路。

      〔15〕少益:副词连用,稍微逐渐地。耆:喜爱。

      〔16〕和于身:使身体舒适一点。

      〔17〕色:脸色。少:稍微。解:和解,缓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1〕贱息: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舒祺:触龙的小儿子。

      〔2〕不肖:不贤,没有出息。

      〔3〕怜:疼爱。

      〔4〕补黑衣之数:指在宫廷侍卫中充一员。黑衣:当时王宫侍卫皆穿黑衣。

      〔5〕没死:冒死。闻:使动用法,使……听到,即禀告。

      〔6〕敬诺:表示答应,同意。几何:多少,这里指年龄多大。

      〔7〕填沟壑: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意思是死后无人埋葬,尸体被扔在山沟里。这句说,愿趁我还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

      〔8〕丈夫:男子的通称。

      〔9〕甚于妇人:比妇人(爱得)厉害。

      〔10〕异甚:更厉害。异:副词,更,特别。

      〔11〕以为:认为。媪:古时称老妇人为媪。之: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使之成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燕后:指赵太后的嫁给燕王为后的女儿。贤于:即胜于,超出。

      〔12〕过:错。

      〔13〕不若:比不上,不如。

      〔14〕计:考虑,打算。

      〔15〕持其踵:握着她的脚后跟。这里指送别燕后时,燕后已上车,赵太后在车下,摸着燕后的脚后跟,意为舍不得她远走。为之泣:为她(远嫁)哭泣。

      〔16〕惦念、感伤她的远嫁。

      〔17〕哀:哀怜。

      〔18〕祝之:为她祷告求福。

      〔19〕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除非被休弃或所嫁之国覆灭,才能回到娘家,所以赵太后害怕女儿回来。反:返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20〕岂:表反问的副词,难道。

      〔21〕希望燕后的子孙后代相继做燕国的国君。

      〔22〕然:对的,正确的。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1〕世:代,父子相继为一代。

      〔2〕赵之为赵:赵国成为赵国,即指赵氏立国的时候。

      〔3〕侯:名词用如动词,受封为侯。

      〔4〕继:动词用如名词,继承侯位的人。

      〔5〕微独:不只是。

      〔6〕诸侯:指其他诸侯国。“诸侯”二字之下承上文省去“之子孙侯者,其继”等字,意为其他的诸侯国子孙封侯的,他们的后代现在还有在的吗?

      〔7〕不闻:没有听说。

      〔8〕此: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所论之事。其:代词,指赵主和诸侯之子孙封侯的。

      〔9〕奉:俸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俸”。劳:功勋。

      〔10〕挟:持有。重器:指贵重的器皿、宝物。

      〔11〕尊:使动用法,使……尊贵。

      〔12〕膏腴:肥美,肥沃。

      〔13〕而不趁着今天使他为国家建功。

      〔14〕山陵崩:委婉语,称国君死,这里指赵太后去世。崩:古代称帝王死为崩。

      〔15〕自托于赵:在赵国立足。

      〔16〕以:认为。短:短浅。

      〔17〕恣:听任。所:代词,指代“使之”的方式。之:指长安君。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1〕约车:套车,准备车马。乘:一车四马。

      〔2〕质:动词,作人质。

      〔3〕子义:赵国有识之士。

      〔4〕恃:依赖,依靠。



第八讲 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今词义的情况,词义变化,掌握古义的手段等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重点难点】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

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难点,是汉语词义变化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这反映了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如“父”、“母”、“兄”、“弟”、“心”、“耳”、“手”、“口”、“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等古今没有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钓”即用鱼钩钓鱼。 “秕”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二) 古今词义不同

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旧词死亡

社会观念的改变使有的词被其他词语取代。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杂技的人。现在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不用了。

有的词随着历史事物而消亡。

   如:“膢”是古代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这中祭祀形式消亡,“膢”这个词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不同的词,,该字的古义和今义不同。

   如“抢”今天表抢劫义。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是触碰的意思,二者完全不同。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相当小,容易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分辨。

  “凡公女嫁于敌国”。指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但是人们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国家。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劝”在古代表示鼓励、劝勉。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从现代语出发,把“劝”理解成劝说。

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一)词义范围变化

1、词义扩大。

指古义小于今义。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焚”本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 “象有齿以焚其身。”意思是大象因为有价值昂贵的牙而导致遭受围猎。后来“焚”的意义范围扩大,泛指一切焚烧。

古汉语许多词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形。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2、词义缩小

词的古义的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之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词义范围缩小了。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清宫”即打扫房屋。“宫”在古代是房屋的统称。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缩小。

3、 词义转移

两事物之间相似或接近,词义由指甲变为指乙,词义转移。

   “夸父与日逐走。”“走”本来指跑,后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兵”本来指兵器,后来指拿兵器的人,再由兵义引申为军队、战争。词义发生了转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本来指案件,后来指监狱。词义发生了转换。

(二) 词义的感情色彩和轻重不同

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吹嘘”现在指说大话,并且含贬义。在古代指替人宣扬、称扬,

   “爪牙”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说“走狗”、“帮凶”,在古代指得力助手,。

“下流”在古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 “下流多谤议。”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今天指品德恶劣,明显贬义。

   “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是中性的。 “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现在“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并且具有贬义。

   也有的词现代转变为褒义,而古代含贬义。如现代“锻炼”一词在“锻炼意志”等场合含有褒义。在古代“锻炼”指玩弄法律陷害别人。

轻重变化

   “怨”的古义重,今义轻。它在古代的意思是怨恨、痛恨。如:

   “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骨髓。”用“入骨髓”来形容“怨”的程度,可见“怨”在古代的词义比今义要重得多了。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用副词“甚”来修饰“怨”,可见怨恨的程度之深。

   “恨”在古代的意思是遗憾、不满。古义轻,今义重。

“亡所恨”即没有什么遗憾。 “子为父死亡所恨。”

   “私恨”即内心私下的遗憾。 “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今天“恨”的词义比古代重多了,意思是痛恨、怨恨,。

三、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

1、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从语境上分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睡”是打瞌睡,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而不是躺下睡觉。

2、分析字形。

   如:“醒”的古义是酒醒。“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因此字义与饮酒有关。

再如“劝”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从“力”不从“言”。

3、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成语“走马观花”。“走”有跑义。成语“揭竿而起”。“揭”义为“举”,成语“举世无双”,“举”有全义。

4、从同义词、反义词上分析。

同义词并用如“臣虏”、“货财”、“宫室”、“辅相”。

   反义词并用如“高下”、“富贫”、“进退”、 “穷达”。

   并列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



第九讲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和关系,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举词例的意义。

【重点难点】

    探求本义的方法 引申的途径

一、词的本义

1、 什么是词的本义: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语言的历史要比文字悠久得多。词的本义不一定是词的原始义。我们所讨论的,只能是文献语言范围内的词义引申。那些早在汉字产生以前就已出现的汉语词,它们当初的意义由于没有文献可考,我们无从得知。因此,我们所讲的本义,指的是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2、探求本义的途径

(1)分析字形

  词的本义,一般可以在字形上得到反映。一个词用一个什么形体的字来记录它,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

   例如:“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可确定谴责为本义,其余是引申义。

(2) 引证文献用例

  探求词的本义,更重要的是看文献语言是怎样使用这个词的。字形只是词的书写符号,它不能脱离语言而直接表达词义。只有在组词成句的具体语言中,词义才能显示出来。

   例如:“愤”有烦闷义和愤怒义,字从心,贲声。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烦闷义出现较早,可以确定本义应是烦闷。

   又如:“斃”的本义是仆倒,而不是死。 “多行不义必自毙。” “射其右,毙于车中。”“斃”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杀死则倒下,所以又引申为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斃”,从文献看,古书里“斃”多表示仆倒义。

二、词的引申义

1、 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如“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又如“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2、 引申义的特点

(1)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相近: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相似。

  如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斗”本义酌酒器,由于形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

  如《 “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關”,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条件、因果关系。

   例如: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引申为不稳定、危急、危险。

   “虚”本义为大丘,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的对象概念彼此牵联。

   例如:

“陵”由大土山引申为帝冢。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引申为时间单位。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2) 词义引申的趋势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

①从具体到抽象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②从个别到一般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江”、本来专指长江,后来引申泛指河流。

   3、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用形音全同。但有些词在词义引申之后改变了读音。

   例如:

语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

   说是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改读shuì

有的引申义还另造了新字。

   例如:

弟由弟弟引申为敬顺兄长,造了“悌”字。

   解由分割引申为懈怠,造了“懈”字。

   三、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研究词义引申可以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义引申的规律,成组成串地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收到以简驭繁的作用。这样了解其所以然,弄清了词义引申的来龙去脉,就能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词的有关意义了。

   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具”的本义为备办饭食,因而可引申为饭食,所以称粗劣的饭食为“草具”。 “缮甲兵,具卒乘”。“具”在此指的是准备步兵和战车。 由备办饭食引申为泛指准备、备办。 “良乃入,具告沛公。”即把全部情况都告诉刘邦。 准备的目的是齐备,由齐备义虚化为副词,表示全都。 



第十讲 判断句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的特点,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判断句的表达功能等。要求重点掌握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并能在具体文句中辨认判断句,加以准确的今译。

【重点难点】

     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一、定义:

判断句是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

注意:

1、语义上不表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

2、判断句不是动词谓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例如:

“夫执舆者为谁?”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误解。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二、判断句的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是”,和现代汉语不同,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加上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作为系词的“是”,是后来发展而成的。“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这”。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是”充当主语的如 “是社稷之臣也。”

“是”充当谓语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即认为是对的。

“是”充当定语的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

判断“是”成为系词的标准是的前面有名词性或代词成分。

“此是何种也?”这是战国时期的。

“是是帚彗。”这是汉代的。

很显然,这两句的“是”已经成为系词。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还可以在主语后“者”复指主语。

1、 主语+者+谓语+也。

2、 主语+谓语+也。

3、 主语+者+谓语。

4、 主语+谓语。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 表示类属。

   “滕,小国也。”

2、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 表示主某种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

4、 表示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第十一讲 被动句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什么是被动句,重点介绍了被动句的类型: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被动句式;并介绍被动句的构成及各种类型。学习重点在被动句的辨认上。要求结合文选加以理解。

【重点难点】

    被动句的辨认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 主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 被动句 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一) 语义上表示被动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拘”是被拘禁,“放逐”是被放逐。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蔓草犹不可除”“除”的意思是被除掉。主语“蔓草”是“除”的受事。

  这类句子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看主语是否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还是施事。

(二)被动句式

句子在谓语的前后有表示被动的词。这些词就成为表示被动的标志。

1、“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以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上几句都是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主动与被动对比。前、后句的主语和动词都一样,其标志就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

介词“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

“志乎古,必遗乎今。”“遗乎今”即“遗于今”

对于“于”的用法需要悉心辨认。由于介词“于”的用法较多。除了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行为主动者,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百里奚举于市。”

这一句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举”是被举荐的意思。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市”只是表示百里奚被举荐的场所。

“吾围于陈蔡之间。”

这一句也应当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 “围”是被围。但是,介词“于”后面引进的“陈蔡之间”只是表示被围的处所。

2、“为”字句

在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在动词“斩”的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在动词“笑”前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

介词“为”后的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后紧接动词。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为”后面省略 “成安君”。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后面省略 “秦”。

3、“见”字句

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见”,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见”,可以译为“被”。

“百姓之不见保。”

“见”不能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不同于“于”和“为”,当句子需要明确表达施事者时,“见”字句要同“于”字句搭配,构成“见+及物动词+于+名词”的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表被动“见”后又演变为副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用在及物动词前,可译为“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即背我。

现代人们常说“见笑”,“见怪”,“见谅”,“见教”等同样的用法。

4、“为……所……”句

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在动词前加表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及物动词的句式。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事成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5、“被”字句

汉语里有一个介绍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构成“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

,在先秦汉语里,“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例如…

“光被四表。”

“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东汉以后,“被”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介绍施事者,逐渐变成了介词,“臣被尚书召问“



第十二讲 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教学目的】 

  本讲的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重点介绍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概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类型及其条件。要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判别,以及前置类型。

【重点难点】

    宾语前置的类型

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1、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曰:‘奚冠?’曰:‘冠素。’”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前置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2、 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3、 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

  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

   这句等于说“惟瞻余马首。”

   “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这句等于说,“唯知蜩翼。”

   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例如“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

4、 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君子是则是效”

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也是前置宾语。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5、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即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江汉”、“秋阳”都是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注意谓语的位置古汉语里可以提前,这种句式也叫做谓语前置。

   一是表示疑问的句子,如:

   “谁与,哭者?” 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

   二是表示感叹的句子。如:

   “大哉,尧之为君!” 通常的句式是“尧之为君大哉!”  

 二、动量表示法

    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数词直接在动词前作状语,

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 、句法成分的省略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发现古代汉语的有些句子成分经常不出现。在今人看来这是一种省略。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省略的情况主要有:

 1、主语的省略

   在复句里,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承上省略。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由于前后分句的主语常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文中有暗换主语的现象,例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宾语只要其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不再出现也能使人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就可以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也常省略。例如: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古代汉语 教案
相关日志:
评论: 2 | 引用: 7 | 查看次数: 4160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