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古代汉语》教案——(第十三讲—第十九讲)
作者:男孩 日期:2007-01-23
第十三讲 论语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论语》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德之不脩。”
脩——修 通假字 修行、培养。
2、“遇诸塗。”
塗——途 古今字 路途。
3、“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知——智 古今字 智慧,聪明。
4、“归孔子豚。”
归——馈 通假字 赠送。
5、“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伺 通假字 探察。
6、“使子路反见之。”
反——返 古今字 返回
7、“植其杖而芸。”
芸——耘 通假字 锄草。二、词汇方面
二、词汇方面:
1、“颜渊季路侍。”
侍:侍立于尊者身旁。
2、“盍各言尔志?”
盍:“何不”的合音字。
3、“敝之而无憾。”
敝:破,坏;动词,指用破。
憾:怨,不满。
4、“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施:显示,表白。
5、“学之不讲。”
讲:习,反复研究讨论。
6、“闻义不能徒。”
徒:迁从,改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憋闷,郁积。这里指思路郁结不通。启:开导,启发。 悱:心里有话说不出来的样子。发:启发。
8、“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方角。一隅,即四方形的一角,三隅,指四方形的另外三角。 反:类推。复,重复。
9、“饭疏食。”
饭:动词,吃。 疏:粗。“疏食”即粗粮。
10、“子适卫,冉有仆。”
适:动词,到……去。仆:驾车。
11、“庶矣哉!”
庶:众,人多。
12、“既庶矣,又何加焉?”
既:时间副词,已经。
13、“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动词。
14、“是谁之过与?”
过:过错,名词。
15、“且尔言过矣。”
过:错,形容词。
16、“且在邦域之中矣。”
邦:国。
1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陈列,摆出来。列:位次,职务。
1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扶持,把着。 颠:跌倒。
19、“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辅佐。
2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 辞:言辞,此指托辞、借口。
2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忧。
2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施行。
24、“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不在。
25、“好从事而亟失时。”
亟(qi):时间副词,屡次。
26、“日月逝矣。”
逝:往,离去。
27、“子路从而后。”
后:动词,走在后面,落在后面。
28、“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肩负,扛,挑。
2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体:人体的某一部分。四体指人的四肢。
30、“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安”,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定”。 “信”,使动用法,“使……信任”。 “怀”,使动用法,“使……归依”。
⑵“曲肱而枕之。”
“曲”,使动用法,使……弯曲。
⑶“富之。”
“富”,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富裕”。
⑷“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来”,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安”,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安定”。
⑸“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⑹“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前“见”为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谒见”。后“见”为动词一般用法,意为“谒见”。
⑺“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迷”为使动用法,意为“使……迷乱”。
⑻“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动词用作使动,给……吃。
“见”,动词用作使动,使……谒见。 反:类推。复,重复。
⑼“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其身洁净。
2、宾语前置句式
⑴“既庶矣,又何加焉?”
“何”为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加”的宾语而前置。
⑵“求!无乃尔是过与?”
“尔”为动词“过”的宾语,由代词“是”复指而前置。“尔是过”即“责备你”的意思。
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这是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3.习惯句式
⑴“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为古汉语习惯句式,意为“恐怕该……吧”。“无乃尔是过与?”意思是“恐怕该责备你吧”。
⑵“何以伐为?”
“何以……为”是古汉语表反问的一种习惯句式,意为“为什么要……呢?”“何以伐为”即:“为什么要讨伐呢?”
⑶“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如之何”,古汉语的一种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在本文中充当状语,以构成反问语。
4.虚词用法举例
夫
①指示代词,表远指,那,一般充当定语。如: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如: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之
①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之”指代子路。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前“之”用在固定结构“如之何”里,充当动词“如”的宾语,后 “之”指代君臣之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之”指代“道之不行”的情况。
②连词,连接定语和被限定或修饰的中心语。例: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前两个“之”为此类用法。
③连词,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其成句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成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本文中 充当句子的主语。如: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前“之”为此类用法。
焉
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多用在动词后面充当补语。
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介宾结构“于是”。“是”指代子,充当动词“见”的补语,“见其二子焉”即“见其二子于子路”。
“又何加焉?”即“又何加于是?”,意为“再给卫国增添些什么?”
则
连词,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如:“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与
①动词,同……在一起。如:“岁不我与。”
② 介词,同,和。如:“来!予与尔言。”注意这句中的“与”不是连词。句子的主语是“予”,是阳货对孔子说话,“与尔”为介宾结构,介绍说话的对象。“言”的行为发出者并不 包括“尔”在内。
第十四讲 词类活用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选句例,加以解释。
【重点难点】
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辨识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从左右,皆肘之。”“肘”本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用肘撞。这是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 “肘”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二、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的意思。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有宾语,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辨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句子的主语是单于。“降武”不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是及物动词,带宾语。但“饮余马”只能是“使余马饮”,“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句成分经常省略,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样阅读理解时就需要加以辨认。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病”不是陈述主语“天”的,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的意思。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从原先的描写主语变成叙述主语,并往往带有宾语。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多”为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活用为一般动词。
“善”为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张良”,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宣子说,乃轻币。” “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意动,即认为食物香甜,认为服饰漂亮,认为住处安适,认为习俗快乐。
四、名词的活用
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西”为方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向西推进。
“饔飧”为名词,指早、晚饭,活用为一般动词,做饭。
(二) 名词的使动用法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疬。”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子”、“臣”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腊之”的“腊”,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
“生死”、“肉骨”是使动用法,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
(三) 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
“孟尝君客我。”
“友”、“子”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四) 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放在这里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示方位或处所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东”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在朝廷上”。
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失期,法皆斩。”
“杖”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杖。
“法”名词作状语表依据,依照法令。
3、 表示对人的态度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
“倡优”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他们。
4、 表示比喻,“像……一样”。
“射之,豕人立而啼。”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人”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蛇一样。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做天下的王。
“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王”、“关中”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
2、 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候张良”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与顷襄王”
3、 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活用为动词,游水。
4、 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既来之,则安之。”
“安”是形容词,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是“使……安”的意思。
5、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为名词,带上介词结构的补语,已经活用为动词,是“吹风、乘凉”。
6、 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衣冠而见之”
“曲肱而枕之”
(二)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识别。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试看以下例句;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
“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主观的看法。
(三) 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例如:“豕人立而啼。” 孤立地看,也许可以理解为人站着哭,但原文人字前面还有一名词豕作主语,那么人立只能理解为象人一样站着。属于名词作状语言了。
第十五讲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
煖:同“暖”。
2、皆欲赴愬于王
愬:同“诉”。
3、放辟邪侈
辟:后来写作“僻”。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颁白:通“斑白”。
二、词汇方面
1、吾不忍其觳觫
觳觫:恐惧。
2、齐国虽扁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3、则牛羊何择焉
择:区别。
4、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心动的样子。
5、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第十六讲 代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要求通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文句中辨认代词,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
【重点难点】
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一、 疑问代词
1、 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
“吾与徐公孰美?”
“礼与食孰重?”
“孰”还常构成固定组合“孰与”,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吾孰与徐公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
“何贵何贱?”
“曰:‘是何也?’”
“大王来何操?”
“许子何不为陶冶?”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子奚乘是车也?”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二、 指示代词
1、 “之”、“兹”、“其”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之二虫,又何知?”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2、“此”、“是”、“斯”
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仁者固如此乎?”
“是乃仁术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可为流涕者,此也。”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3、“彼”、“夫”
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做定语为多。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尔”、“若”、“然”
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
“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河东凶亦然。”
三、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
“吾日三省吾身”
“不吾知也”
“余病矣”
另外,“朕”也是第一人称代词
“朕皇考曰伯庸。”
“朕又何知?”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注意…
“盍各言尔志。”
“吾翁即若翁。”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第三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
“彼竭我盈,故克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吾侪小人食而听事。”
“若属皆且为所虏。”
“今欲尽杀若曹。”
四、 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
“宋人或得玉。”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五、 辅助性代词
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1)、“所”+动词
“获秦王所乘云母车。”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乱之所由作也。”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诺,恣君之所使之。”
2、“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者”字结构可有两类:
(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
“于斯三者何先?”
“赦之,以劝事君者。”
(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
“陈涉者实阳城人也。”
“视吾家所寡有者。”
第十七讲 许行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许行》的内容及其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本篇课文较长,实词量多,值得注意。
【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逼 ,古今字, 威胁。
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煖——暖,异体字,暖和。
3、“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劳之来之,匡之正之。”
来——徕 ,通假字 , 招徕。
5、“昔者,孔子没。”
没——殁,古今字, 死。
6、“子贡反,筑室于场。”
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师死而遂倍之。”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8、“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暴——曝 ,古今字,晒。
9、“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10、“皜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 ,通假字 , 超过。
已——矣 ,通假字,句末语气词。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贾——价 ,古今字,价格。
12、“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伯——佰 ,通假字,百倍。
二、词汇方面
1、 词义
(1)“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之:至,到。
(2)“愿受一廛而为氓。”
廛: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厉: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易:交换。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中的“交易”为词组。“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烧火做饭。
(7)“何许子之不惮烦?”
惮:害怕。
(8)“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疲劳,羸弱。
(9)“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举:选拔。
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动词,放大火烧。
焚:放火烧林进行围猎。
(11)“舜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疏导。
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
決:排除水道壅塞。
(1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并列复合词,指农业生产。单用则“稼”指种植,“穑”指收获。
树艺:并列复合词,指种植,“树”、“艺”都是种植的意思。
(1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叙:次序,等级。
信:诚信,诚实。
(1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易:治。此处指耕种。
(1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效法。
(1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7)“门人治任将归。”
任:担子,行李。
(18)“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动词,非难,否定。
(19)“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
幽:幽暗,幽静。
(2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情:本性。
蓰: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平列。
2、词和非词的辨析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这类工作。 陶冶:词组。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可用作名词 ,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然则: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 那么……”。
(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巍巍:叠音联绵词,高大的样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叠音联绵词,光明洁白的样子。
3、多义词的词义辨析
与
①动词, 给予。 “文公与之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②动词,参与。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③介词,同,和。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 “自织之与?”“自为之与?”“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三、语法方面
1、 词类活用现象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原指足踵,脚后跟,此句中活用作动词,带宾语“门”,意思是走到门前。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本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用连词“而”连接,作动词“治”的状语。
(4)“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衣”“冠”皆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谓语,有的还带上宾语。
(5)“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劳”,使……劳。
“匡”,使……正。
“直”,使……直。皆为使动用法。
“翼”,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庇护,带宾语“之”。
(6)“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7)“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名”,用作动词,指用语言称赞形容,前面受状语“无能”修饰。
(8)“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学”,表示“向北方”。
2、 宾语前置句式
(1)“奚冠?”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
(2)“许子奚为不自织?”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奚为”即“为什么”。
(3)“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先”的宾语而前置。“或”为肯定性无定代词,意为“有人”“有的”。这句意为: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4)“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汉”、“秋阳” 分别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此句应理解为: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
(5)“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戎狄”、“荆舒”分别是动词“膺”、“惩”的宾语,用代词“是”复指而前置。
(6)“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是”为动词“学”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而前置。
(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之”是代词,因为充当否定句中的动词宾语而前置。“或”为语气词,无义。
3、 被动句式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人”的被动句式,应理解为:被人治理。
(2)“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治于人”“ 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食于人”意为被人食。“食人”为主动句式,意为供养人。
(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变于夷” 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夷”的被动句式,意为被夷所改变(同化)。
4、主谓倒置句
(1)“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2)“君哉,舜也!”
“舜”为主语,“君”为谓语。本句同样也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倒装。
5、习惯句式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三句皆为“以……为……”的习惯句式。是介词“以”和动词“为”的搭配使用,意为“把……作为……”。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以为”即“以……为”的习惯句式,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可理解为“把这个作为谋生的手段”。
第十八讲 介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介词的基本特点,介词用法较多,对介词的把握关系到对文句的理解,是本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要求在理解介词概念的基础上,能在文句中辨认常用介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重点难点】
于(於、乎)、以、因、为、与等的用法
一、介词结构的特点
1、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一以当十。”
“奚以知其然也?”
2、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竖子不足与谋。”
3、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二、于(乎)
用法主要有四种:
(一)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遂置姜氏于城颖。”
“子于是日哭。”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上古竞于道德。”
(二)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例如
“亟请于武公。”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三)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例如
“悲莫痛于伤心。”
“长于臣”
(四)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参见被动句章节。
(五) 介词结构“于是”的用法: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为“从此”、“在这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是鸱得腐鼠。”
“乎”与“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于”基本相同。例如
“或问乎曾西。”
“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三、以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例如
“请以剑舞。”
“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
(二)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译为“率领”。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项良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例如
“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译为“把”。例如
“此天以臣授陛下。”
“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
(五)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六)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可译为“在”。例如…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七) “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用法。“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例如
“军中无以为乐。”
“吾必有以重报母。”
“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故汉追及之。”
“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例如…
“是以后世无传焉。”
四、因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例如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意思。例如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
五、为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君为我呼入。”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为其老,强忍。”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五)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参见被动句章节。
六、与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例如
“汉王与义帝发丧。”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例如
“执其手而与之谋。”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三)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第十九讲 连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的用法。要在准确理解连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连词的用法,能在文句中辨认连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重点难点】
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例如
“生庄公及公叔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一、 与
(一) 一般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蜩与学鸠笑之。”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二) 可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现代汉语用“与其……宁可(或不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戍周,不如城之。”
二、 以
(一) 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来”。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二) 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三) 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早夜以思。”
“木欣欣以向容。”
三、而
(一)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晋公子广而俭。”
“劳苦而功高如此。”
“咏而归。”
(二)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等关系,可随文译为“又”、“而且”、“因而”、“就”等。
“子路拱而立。”
“觉而起,起而归。”
(三) 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
“子温而历。”
“危而不持。”
(四) 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
“相鼠有皮,人而无信。”
“管氏而知理,孰不知理?”
(五)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译出。
“晨而求见。”
“吾子路率尔而对。”
四、 则
(一)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联系,可译为“那么就”。
“于是至则围王离。”
“药稍溶,则以一平板按其上。”
(二)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连接动词性成分含有转折意味。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四)“则”用在前项中表示姑且承认某种情况,后项则从另一角度予以否认或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构成让步关系的复句。“则”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五)“则”有时可以用在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中,含有假设的意思。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
五、虽然、然、然而、然则
(一)虽:表让步或假设,可译为“虽然”或“即使”、“纵然”。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虽九死其犹未悔。”
(二)虽然:连词“虽”与指示代词“然”结合而成的凝固结构,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承认所言事实,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三)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虚化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然子病矣”。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四)然而:指示代词“然”与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
(五)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为“既然如此,那就”。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六、 之
(一)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
“百亩之田”
“刑余之人”
(二)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名词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大哉尧之为君。”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三) 连接主语和谓语,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之”不必译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论语》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德之不脩。”
脩——修 通假字 修行、培养。
2、“遇诸塗。”
塗——途 古今字 路途。
3、“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知——智 古今字 智慧,聪明。
4、“归孔子豚。”
归——馈 通假字 赠送。
5、“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时——伺 通假字 探察。
6、“使子路反见之。”
反——返 古今字 返回
7、“植其杖而芸。”
芸——耘 通假字 锄草。二、词汇方面
二、词汇方面:
1、“颜渊季路侍。”
侍:侍立于尊者身旁。
2、“盍各言尔志?”
盍:“何不”的合音字。
3、“敝之而无憾。”
敝:破,坏;动词,指用破。
憾:怨,不满。
4、“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 施:显示,表白。
5、“学之不讲。”
讲:习,反复研究讨论。
6、“闻义不能徒。”
徒:迁从,改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憋闷,郁积。这里指思路郁结不通。启:开导,启发。 悱:心里有话说不出来的样子。发:启发。
8、“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方角。一隅,即四方形的一角,三隅,指四方形的另外三角。 反:类推。复,重复。
9、“饭疏食。”
饭:动词,吃。 疏:粗。“疏食”即粗粮。
10、“子适卫,冉有仆。”
适:动词,到……去。仆:驾车。
11、“庶矣哉!”
庶:众,人多。
12、“既庶矣,又何加焉?”
既:时间副词,已经。
13、“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动词。
14、“是谁之过与?”
过:过错,名词。
15、“且尔言过矣。”
过:错,形容词。
16、“且在邦域之中矣。”
邦:国。
1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陈列,摆出来。列:位次,职务。
1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扶持,把着。 颠:跌倒。
19、“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辅佐。
2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 辞:言辞,此指托辞、借口。
2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忧。
2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施行。
24、“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亡:不在。
25、“好从事而亟失时。”
亟(qi):时间副词,屡次。
26、“日月逝矣。”
逝:往,离去。
27、“子路从而后。”
后:动词,走在后面,落在后面。
28、“遇丈人,以杖荷蓧。”
荷:肩负,扛,挑。
2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体:人体的某一部分。四体指人的四肢。
30、“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三、语法方面
1.词类活用现象
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安”,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定”。 “信”,使动用法,“使……信任”。 “怀”,使动用法,“使……归依”。
⑵“曲肱而枕之。”
“曲”,使动用法,使……弯曲。
⑶“富之。”
“富”,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富裕”。
⑷“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来”,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安”,形容词用作使动,意为“使……安定”。
⑸“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⑹“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前“见”为动词用作使动,意为“使……谒见”。后“见”为动词一般用法,意为“谒见”。
⑺“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迷”为使动用法,意为“使……迷乱”。
⑻“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动词用作使动,给……吃。
“见”,动词用作使动,使……谒见。 反:类推。复,重复。
⑼“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其身洁净。
2、宾语前置句式
⑴“既庶矣,又何加焉?”
“何”为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加”的宾语而前置。
⑵“求!无乃尔是过与?”
“尔”为动词“过”的宾语,由代词“是”复指而前置。“尔是过”即“责备你”的意思。
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这是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3.习惯句式
⑴“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为古汉语习惯句式,意为“恐怕该……吧”。“无乃尔是过与?”意思是“恐怕该责备你吧”。
⑵“何以伐为?”
“何以……为”是古汉语表反问的一种习惯句式,意为“为什么要……呢?”“何以伐为”即:“为什么要讨伐呢?”
⑶“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如之何”,古汉语的一种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在本文中充当状语,以构成反问语。
4.虚词用法举例
夫
①指示代词,表远指,那,一般充当定语。如: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如: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之
①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之”指代子路。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前“之”用在固定结构“如之何”里,充当动词“如”的宾语,后 “之”指代君臣之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之”指代“道之不行”的情况。
②连词,连接定语和被限定或修饰的中心语。例: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前两个“之”为此类用法。
③连词,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其成句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成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在本文中 充当句子的主语。如: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前“之”为此类用法。
焉
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多用在动词后面充当补语。
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介宾结构“于是”。“是”指代子,充当动词“见”的补语,“见其二子焉”即“见其二子于子路”。
“又何加焉?”即“又何加于是?”,意为“再给卫国增添些什么?”
则
连词,表示发现,有“原来已经”的意思。如:“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与
①动词,同……在一起。如:“岁不我与。”
② 介词,同,和。如:“来!予与尔言。”注意这句中的“与”不是连词。句子的主语是“予”,是阳货对孔子说话,“与尔”为介宾结构,介绍说话的对象。“言”的行为发出者并不 包括“尔”在内。
第十四讲 词类活用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文选句例,加以解释。
【重点难点】
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辨识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从左右,皆肘之。”“肘”本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用肘撞。这是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 “肘”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二、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的意思。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就有宾语,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辨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句子的主语是单于。“降武”不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又如:
“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是及物动词,带宾语。但“饮余马”只能是“使余马饮”,“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句成分经常省略,使动用法的宾语也可以省略。这样阅读理解时就需要加以辨认。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病”不是陈述主语“天”的,所以这里的“病”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了宾语,即“使……病”的意思。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从原先的描写主语变成叙述主语,并往往带有宾语。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多”为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金”,意思是拥有很多。活用为一般动词。
“善”为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张良”,意思是与……友善(友好)。也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形容词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宣子说,乃轻币。” “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币轻”,意思是减轻礼品的进献。
(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意动,即认为食物香甜,认为服饰漂亮,认为住处安适,认为习俗快乐。
四、名词的活用
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西”为方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向西推进。
“饔飧”为名词,指早、晚饭,活用为一般动词,做饭。
(二) 名词的使动用法
“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疬。”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子”、“臣”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腊之”的“腊”,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成为腊”。
“生死”、“肉骨”是使动用法,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
(三) 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
“孟尝君客我。”
“友”、“子”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四) 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放在这里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示方位或处所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东”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在朝廷上”。
2、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失期,法皆斩。”
“杖”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杖。
“法”名词作状语表依据,依照法令。
3、 表示对人的态度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
“倡优”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他们。
4、 表示比喻,“像……一样”。
“射之,豕人立而啼。”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人”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蛇”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蛇一样。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一) 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沛公欲王关中。”
“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做天下的王。
“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意思是陈胜为王。
“王”、“关中”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关中为表示地点的补语,构成动补关系,意思是在关中称王。
2、 形容词用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则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候张良”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与顷襄王”
3、 名词、形容词处在助动词、副词或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后面这类词一般只修饰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受助动词“能”的修饰,活用为动词,游水。
4、 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既来之,则安之。”
“安”是形容词,出现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是“使……安”的意思。
5、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为名词,带上介词结构的补语,已经活用为动词,是“吹风、乘凉”。
6、 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衣冠而见之”
“曲肱而枕之”
(二)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识别。
从使动和意动的语法意义来看,使动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试看以下例句;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之”为使动用法,使……变小。这是客观的结果。
“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并不是鲁国和天下真的变小了,这只是孔子登上泰山以后主观的看法。
(三) 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例如:“豕人立而啼。” 孤立地看,也许可以理解为人站着哭,但原文人字前面还有一名词豕作主语,那么人立只能理解为象人一样站着。属于名词作状语言了。
第十五讲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
【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
煖:同“暖”。
2、皆欲赴愬于王
愬:同“诉”。
3、放辟邪侈
辟:后来写作“僻”。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颁白:通“斑白”。
二、词汇方面
1、吾不忍其觳觫
觳觫:恐惧。
2、齐国虽扁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
3、则牛羊何择焉
择:区别。
4、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戚戚:心动的样子。
5、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第十六讲 代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要求通全面了解古代汉语代词的基本情况,能在文句中辨认代词,解释该代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
【重点难点】
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一、 疑问代词
1、 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
“吾与徐公孰美?”
“礼与食孰重?”
“孰”还常构成固定组合“孰与”,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吾孰与徐公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
“何贵何贱?”
“曰:‘是何也?’”
“大王来何操?”
“许子何不为陶冶?”
“胡”、“曷”、“奚”经常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子奚乘是车也?”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沛公安在?”
“且焉置土石?”
二、 指示代词
1、 “之”、“兹”、“其”
“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之二虫,又何知?”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2、“此”、“是”、“斯”
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仁者固如此乎?”
“是乃仁术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是”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
“可为流涕者,此也。”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3、“彼”、“夫”
远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可作主语、宾语、定语。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彼”做定语。
“夫”,指示性较弱,以做定语为多。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尔”、“若”、“然”
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尔”主要作宾语和定语,
“公与为尔也。公与为尔奈何?公与议尔也。”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河东凶亦然。”
三、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
“吾日三省吾身”
“不吾知也”
“余病矣”
另外,“朕”也是第一人称代词
“朕皇考曰伯庸。”
“朕又何知?”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注意…
“盍各言尔志。”
“吾翁即若翁。”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第三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兼职。
“彼竭我盈,故克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吾侪小人食而听事。”
“若属皆且为所虏。”
“今欲尽杀若曹。”
四、 无定代词
“或”肯定性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
“宋人或得玉。”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五、 辅助性代词
1、“所”,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所”字结构可以分成三类:
(1)、“所”+动词
“获秦王所乘云母车。”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乱之所由作也。”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诺,恣君之所使之。”
2、“者”,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者”字结构可有两类:
(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
“于斯三者何先?”
“赦之,以劝事君者。”
(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
“陈涉者实阳城人也。”
“视吾家所寡有者。”
第十七讲 许行
【教学目的】
本讲是古代汉语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许行》的内容及其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熟读文选,培养语感。本篇课文较长,实词量多,值得注意。
【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逼 ,古今字, 威胁。
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煖——暖,异体字,暖和。
3、“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劳之来之,匡之正之。”
来——徕 ,通假字 , 招徕。
5、“昔者,孔子没。”
没——殁,古今字, 死。
6、“子贡反,筑室于场。”
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师死而遂倍之。”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8、“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暴——曝 ,古今字,晒。
9、“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10、“皜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 ,通假字 , 超过。
已——矣 ,通假字,句末语气词。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贾——价 ,古今字,价格。
12、“或相什伯,或相千万。”
伯——佰 ,通假字,百倍。
二、词汇方面
1、 词义
(1)“负耒耜而自宋之滕。”
之:至,到。
(2)“愿受一廛而为氓。”
廛: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厉: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易:交换。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中的“交易”为词组。“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烧火做饭。
(7)“何许子之不惮烦?”
惮:害怕。
(8)“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疲劳,羸弱。
(9)“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举:选拔。
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动词,放大火烧。
焚:放火烧林进行围猎。
(11)“舜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 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疏导。
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
決:排除水道壅塞。
(1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并列复合词,指农业生产。单用则“稼”指种植,“穑”指收获。
树艺:并列复合词,指种植,“树”、“艺”都是种植的意思。
(1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叙:次序,等级。
信:诚信,诚实。
(1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易:治。此处指耕种。
(1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效法。
(1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7)“门人治任将归。”
任:担子,行李。
(18)“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动词,非难,否定。
(19)“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
幽:幽暗,幽静。
(2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
情:本性。
蓰: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平列。
2、词和非词的辨析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这类工作。 陶冶:词组。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可用作名词 ,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然则: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 那么……”。
(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5)“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巍巍:叠音联绵词,高大的样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叠音联绵词,光明洁白的样子。
3、多义词的词义辨析
与
①动词, 给予。 “文公与之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②动词,参与。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③介词,同,和。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④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 “自织之与?”“自为之与?”“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三、语法方面
1、 词类活用现象
(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原指足踵,脚后跟,此句中活用作动词,带宾语“门”,意思是走到门前。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本指早饭、晚饭,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做饭,用连词“而”连接,作动词“治”的状语。
(4)“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衣”“冠”皆活用为动词,意为穿衣戴帽,在句中作谓语,有的还带上宾语。
(5)“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劳”,使……劳。
“匡”,使……正。
“直”,使……直。皆为使动用法。
“翼”,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庇护,带宾语“之”。
(6)“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德”,本指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施加恩惠。
(7)“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名”,用作动词,指用语言称赞形容,前面受状语“无能”修饰。
(8)“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北”,方位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学”,表示“向北方”。
2、 宾语前置句式
(1)“奚冠?”
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的宾语而前置。
(2)“许子奚为不自织?”
疑问代词“奚”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奚为”即“为什么”。
(3)“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先”的宾语而前置。“或”为肯定性无定代词,意为“有人”“有的”。这句意为: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4)“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江汉”、“秋阳” 分别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此句应理解为: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
(5)“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戎狄”、“荆舒”分别是动词“膺”、“惩”的宾语,用代词“是”复指而前置。
(6)“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是”为动词“学”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而前置。
(7)“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之”是代词,因为充当否定句中的动词宾语而前置。“或”为语气词,无义。
3、 被动句式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前句为主动句,后句为被动句,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人”的被动句式,应理解为:被人治理。
(2)“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治于人”“ 食于人”都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食于人”意为被人食。“食人”为主动句式,意为供养人。
(3)“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变于夷” 是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夷”的被动句式,意为被夷所改变(同化)。
4、主谓倒置句
(1)“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2)“君哉,舜也!”
“舜”为主语,“君”为谓语。本句同样也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倒装。
5、习惯句式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三句皆为“以……为……”的习惯句式。是介词“以”和动词“为”的搭配使用,意为“把……作为……”。
(2)“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以为”即“以……为”的习惯句式,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可理解为“把这个作为谋生的手段”。
第十八讲 介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介词的基本特点,介词用法较多,对介词的把握关系到对文句的理解,是本学习的难点与重点。要求在理解介词概念的基础上,能在文句中辨认常用介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重点难点】
于(於、乎)、以、因、为、与等的用法
一、介词结构的特点
1、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
“一以当十。”
“奚以知其然也?”
2、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竖子不足与谋。”
3、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二、于(乎)
用法主要有四种:
(一)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意思可随文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例如
“遂置姜氏于城颖。”
“子于是日哭。”
“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上古竞于道德。”
(二)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例如
“亟请于武公。”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三)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例如
“悲莫痛于伤心。”
“长于臣”
(四)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参见被动句章节。
(五) 介词结构“于是”的用法: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为“从此”、“在这里”、“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是鸱得腐鼠。”
“乎”与“于”上古音相近,用作介词,作用与“于”基本相同。例如
“或问乎曾西。”
“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三、以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例如
“请以剑舞。”
“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
(二)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译为“率领”。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项良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论”等。例如
“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译为“把”。例如
“此天以臣授陛下。”
“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
(五)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六)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可译为“在”。例如…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七) “以”构成的凝固结构“有以”、“无以”、“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用法。“有以”、“无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 或“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例如
“军中无以为乐。”
“吾必有以重报母。”
“以故”,相当于“由于这个原故”。
“以故汉追及之。”
“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例如…
“是以后世无传焉。”
四、因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例如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意思。例如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
五、为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君为我呼入。”
“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为其老,强忍。”
(四)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五)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参见被动句章节。
六、与
(一)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例如
“汉王与义帝发丧。”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例如
“执其手而与之谋。”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三)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第十九讲 连词
【教学目的】
本讲介绍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的用法。要在准确理解连词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所举连词的用法,能在文句中辨认连词,解释其用法,准确今译。
【重点难点】
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例如
“生庄公及公叔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一、 与
(一) 一般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蜩与学鸠笑之。”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二) 可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现代汉语用“与其……宁可(或不如)”。
“与人刃我,宁自刃。”
“与其戍周,不如城之。”
二、 以
(一) 连接动词和动词,或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为“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以”连接的两个动词,经常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为“来”。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二) 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三) 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以”的这种用法相当于“而”,可不译。
“早夜以思。”
“木欣欣以向容。”
三、而
(一)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晋公子广而俭。”
“劳苦而功高如此。”
“咏而归。”
(二)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等关系,可随文译为“又”、“而且”、“因而”、“就”等。
“子路拱而立。”
“觉而起,起而归。”
(三) 连接谓词性成分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的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
“子温而历。”
“危而不持。”
(四) 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
“相鼠有皮,人而无信。”
“管氏而知理,孰不知理?”
(五)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译出。
“晨而求见。”
“吾子路率尔而对。”
四、 则
(一)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联系,可译为“那么就”。
“于是至则围王离。”
“药稍溶,则以一平板按其上。”
(二)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连接动词性成分含有转折意味。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四)“则”用在前项中表示姑且承认某种情况,后项则从另一角度予以否认或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构成让步关系的复句。“则”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五)“则”有时可以用在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中,含有假设的意思。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
五、虽然、然、然而、然则
(一)虽:表让步或假设,可译为“虽然”或“即使”、“纵然”。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虽九死其犹未悔。”
(二)虽然:连词“虽”与指示代词“然”结合而成的凝固结构,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承认所言事实,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三)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虚化为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然子病矣”。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四)然而:指示代词“然”与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为“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
(五)然则: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为“既然如此,那就”。
“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六、 之
(一)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
“百亩之田”
“刑余之人”
(二)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名词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大哉尧之为君。”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三) 连接主语和谓语,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之”不必译出。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评论: 10 | 引用: 8 | 查看次数: 579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