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教育实习日记:三言两语
作者:男孩 日期:2006-11-15
1.
中国是最守时又是最不守时的国度,教育领域尤其如此。
譬如:我们在早上8点应邀与实习所在学校领导见面。但我们非得被要求提前半个小时到开会场所。等待,在春雨中瑟瑟发抖是我们实习首日的第一个感受。
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报道,金门岛的某学校邀请厦门一所小学的学生到该地参观。学生们从早上7点等到中午1点,接人的船只才到。不是轮船晚点的原因,因为金门方面就是通知中午1点抵达的。只是这个通知在一级一级单位传达下来,每级单位“顺理成章”地提前了1个小时??“有备无患”嘛。结果就让学生们苦等了6个小时。
下级绝对遵守上级要求的时间安排;下级绝对“有备无患”地遵守上级要求的时间安排。这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约定俗成。领导们可以无忧无虑了,学生却没有了独立安排,没有了“守时”的自由。
2.
实习班级的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实习老师来了,你们要好好配合实习老师……”
毫无疑问,我知道了,其实在学校当中,学生只有“配合”的作用了。配合学校的纪律,配合班主任的要求,配合课任老师的问题……
在课堂中我们不时地听到这样的对话:“听到了没有???听到了!” “对不对呀???对”
这是多么的“生动”,学校仿佛是军营,学校仿佛是监狱,学校仿佛是生产车间;课堂则是话剧舞台,教师担任主演,学生个个是配角。
无论是教育、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相互扮演异化者和被异化者。教育的一切要素都成了被“台词”禁锢的对象。
连我们的教室也被布置得一模一样。
3.
千万不要听别人的话,
别人总希望你改变,
改变成他们所需要的人。
千万不要改变自己,
改变了的你,还是你吗?
你因与他人不同而成为你。
优点是你的
缺点也是你的,
你因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而成为你
改掉缺点的你还是你吗?
4.
多么难以忘怀的40分钟呀,她寄寓了我对教育多少的期待。另一方面,我总是不断地在妥协,不断地“认同”,不断地成为自己的破坏者。丢人现眼的教育现实,我透过模糊的玻璃,静静地闽江在温驯地流淌。
5.
每天清晨,我们顺着弯曲的马路,从大学走向小学。然而觉得不是在散步,压抑的心情总是告诫我们这样的清晨并不属于你。有一个阶段,我总在想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思考教育的问题,我们也总是在想,它从何而来又往哪去?也许这样的思考,涵括了人生和教育的大部分问题、经历。
但是,从小学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小学,又为什么这些问题却变本加厉地困扰灵魂!
我想,我知道了什么在禁锢我的自由了。
6.
我在这所学校的墙壁上看到这样的标语:“明天属于你们”
我想,我们的教育给与的不是即时的满足,而是在试图说明所谓的:明天会更好?
我们在孩子们天真的问题时,总是漫不经心地说:长大后就知道了。我们总会告诫初中生重点高中是进入大学的一半;我们总会告诫高中生,大学是天堂。而上了大学的年轻人们,突然发现,似乎失去了很多,而未来仍旧遥遥无期……
呵,教育!
我宁愿拥抱今天。
7.
今天,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对我们说:我都不知道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但是现在,看见你们这么年轻还要来当个教师,真替你们难过!
也许,没有一个职业像
教师这样长久地对一代人产生影响,也没有一个职业又像教师这样需要在体制化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应对中变得面目模糊。他既不是作为人,而只是被动的中介,是时代境遇的“政策”的传声器。教育全部的悲剧都通过他日常化的行为体现出来,从教师的无奈何难过中体现出来。
这不知道是教育者自由的丧失,还是教育本身自由的丧失了?
8.
呵,我们在清晨中开始,在黄昏中归来!
我们说:教育属于早起者,属于最初的,不自由的,完全个别的生命的敞开,而最终则归依于黄昏的苦涩与平淡。
9.
我在教师的最后面,看着,突然发现我正是在面对一个真切的基础教育,它和以往或直接获间接的“经验”,最后在我脑里呈现出杜威的一些话语??“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仍然处于成为公共耻辱的情况之...
中国是最守时又是最不守时的国度,教育领域尤其如此。
譬如:我们在早上8点应邀与实习所在学校领导见面。但我们非得被要求提前半个小时到开会场所。等待,在春雨中瑟瑟发抖是我们实习首日的第一个感受。
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则报道,金门岛的某学校邀请厦门一所小学的学生到该地参观。学生们从早上7点等到中午1点,接人的船只才到。不是轮船晚点的原因,因为金门方面就是通知中午1点抵达的。只是这个通知在一级一级单位传达下来,每级单位“顺理成章”地提前了1个小时??“有备无患”嘛。结果就让学生们苦等了6个小时。
下级绝对遵守上级要求的时间安排;下级绝对“有备无患”地遵守上级要求的时间安排。这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约定俗成。领导们可以无忧无虑了,学生却没有了独立安排,没有了“守时”的自由。
2.
实习班级的老师这样对学生说:“实习老师来了,你们要好好配合实习老师……”
毫无疑问,我知道了,其实在学校当中,学生只有“配合”的作用了。配合学校的纪律,配合班主任的要求,配合课任老师的问题……
在课堂中我们不时地听到这样的对话:“听到了没有???听到了!” “对不对呀???对”
这是多么的“生动”,学校仿佛是军营,学校仿佛是监狱,学校仿佛是生产车间;课堂则是话剧舞台,教师担任主演,学生个个是配角。
无论是教育、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相互扮演异化者和被异化者。教育的一切要素都成了被“台词”禁锢的对象。
连我们的教室也被布置得一模一样。
3.
千万不要听别人的话,
别人总希望你改变,
改变成他们所需要的人。
千万不要改变自己,
改变了的你,还是你吗?
你因与他人不同而成为你。
优点是你的
缺点也是你的,
你因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而成为你
改掉缺点的你还是你吗?
4.
多么难以忘怀的40分钟呀,她寄寓了我对教育多少的期待。另一方面,我总是不断地在妥协,不断地“认同”,不断地成为自己的破坏者。丢人现眼的教育现实,我透过模糊的玻璃,静静地闽江在温驯地流淌。
5.
每天清晨,我们顺着弯曲的马路,从大学走向小学。然而觉得不是在散步,压抑的心情总是告诫我们这样的清晨并不属于你。有一个阶段,我总在想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思考教育的问题,我们也总是在想,它从何而来又往哪去?也许这样的思考,涵括了人生和教育的大部分问题、经历。
但是,从小学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小学,又为什么这些问题却变本加厉地困扰灵魂!
我想,我知道了什么在禁锢我的自由了。
6.
我在这所学校的墙壁上看到这样的标语:“明天属于你们”
我想,我们的教育给与的不是即时的满足,而是在试图说明所谓的:明天会更好?
我们在孩子们天真的问题时,总是漫不经心地说:长大后就知道了。我们总会告诫初中生重点高中是进入大学的一半;我们总会告诫高中生,大学是天堂。而上了大学的年轻人们,突然发现,似乎失去了很多,而未来仍旧遥遥无期……
呵,教育!
我宁愿拥抱今天。
7.
今天,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对我们说:我都不知道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但是现在,看见你们这么年轻还要来当个教师,真替你们难过!
也许,没有一个职业像
教师这样长久地对一代人产生影响,也没有一个职业又像教师这样需要在体制化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应对中变得面目模糊。他既不是作为人,而只是被动的中介,是时代境遇的“政策”的传声器。教育全部的悲剧都通过他日常化的行为体现出来,从教师的无奈何难过中体现出来。
这不知道是教育者自由的丧失,还是教育本身自由的丧失了?
8.
呵,我们在清晨中开始,在黄昏中归来!
我们说:教育属于早起者,属于最初的,不自由的,完全个别的生命的敞开,而最终则归依于黄昏的苦涩与平淡。
9.
我在教师的最后面,看着,突然发现我正是在面对一个真切的基础教育,它和以往或直接获间接的“经验”,最后在我脑里呈现出杜威的一些话语??“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学校仍然处于成为公共耻辱的情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