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光临本站上的朋友:
  
  欢迎您访问男孩博客,如你打开的页面不是你所要的找的,请使用侧边栏的搜索功能查找日志,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使您在平淡之中充满喜悦。 
本站域名:Http://Blog.123ttt.Com/(点击加入收藏夹)

欢迎您再来,谢谢!!!
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为学生打开一扇门

任景业

我一直关注着杜郎口中学,关注着杜郎口现象,希望能找到杜郎口现象背后的更深层的东西。有报道说杜郎口中学是非典型性现象,不可移植。如果仅此而已,作为关注、探讨、引领教育实践的媒体,是很不恰当的。为什么不可移植?是他们的变化太大了,别人一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这不能成为不可移植的理由。如果说他们的改革得到别人无法得到的天价资助,人力的,物力的,也还罢了。可是在崔其升改革之初没有人给他过一分钱!他带的最好的教师也就是为数了了的几位专科教师而已。一个中师毕业的校长,带着一群达标学历没几个的教师,在别的学校每人一台“手提”推行上网讲课的情况下,他们却依靠着把地面当黑板的条件,从泥土地里,走出了一条让大都市里的校长、老师想走而没有走出的路子。他们的经验他们还总结不出,因为他们实在没有某些“记者”所期盼的水平!校长、老师太平常了。而正是这样的平常,才有我们学习的价值,更值得我们深入地反思。

杜郎口中学把“预习”、“展示”、“反馈”做为课堂教学的三大组成模块,我们的思考自然也应当从这几个板块入手。

一、预习的价值。
1.     预习的价值。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是提倡学生预习的。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可是,理论上对它的探讨却少之又少。在过去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上,课前的预习是扫清这一节课学习的障碍,不要让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拦路虎。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今天的课堂中,预习又起什么作用,还仅仅是“扫障”吗?最近,有的老师表示不让学生预习,马上遭到很多老师的反对,这说明我们对预习的价值还有待探讨。

2.     预习与教师。学生预习时教师做什么?过来的预习多是“放羊”,凭学生自愿。现在,我们老师如何引导?

3.预习的内容。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上开展教学,那么,预习的内容也就不会仅仅限于课前翻一翻课本,看一看课本的内容,“预习”的范围也应当包括学习相关内容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这给学生的又是一片新的天地。

4. 预习的地位。过去教师提倡预习,有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承认它的作用,但我们并没有给它合法的地位,预习并没有合法化。我们把它放在哪个环节了?课前。是放于非正式的课前。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守纪律,听话的孩子才会从玩的时间里挤出时间给预习。有的孩子做了,有的孩子没做,靠的全是孩子们的自觉,因此,差异也有了,这使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爱因斯坦先生的名言“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在我们的教学中得到了验证。那么,放在什么时间为好?

崔其升把预习合法化了,放于课上,是课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下步展示的基础。那么,它的价值仅仅是为了能够展示吗?展示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吗?我们也需要思考展示的作用。

二、展示与人性。

我一直希望把交流也当作我们课标的一个目标让大家去追寻。交流的价值恐怕我们怎么论述也不会为过。人认识自己太难,人不能完全靠自己认识自已,需要借助于与他人的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迪,共遇发现;交流需要合作,需要倾听,需要学会向他人学习。……马斯洛把尊重做为人的最高需要,所谓“尊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话语权的尊重,人人都希望在交流中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都希望向众人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页。这才是人性最可贵的本性。如果没有这一条,人,无异于行尸走兽,也丧失了进一步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 杜郎口中学把交流改做展示,更符合我们孩子们和人性的特点。

三、反馈与课堂文化。

撤掉了讲坛,让老师走下圣坛,与学生平等对话,是形式,也是实质。新的课堂文化师生平等了,学生的交流也畅通了,师生之间的反馈有了针对性,也多了教师指导上的实效,平添了诸多精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课堂的动态生成。我们常听老师说,“这种题目曾讲过,还教学生……这些孩子都不肯听!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一再让他们大胆说,他们就是不说。”在杜郎口中学,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听不到这样的声音,我们反而会为孩子们大胆而又出色的表现而叫好。“新课程重要、也是最为本质的追求是通过课程改革,建立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新的课堂文化;……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影响学校,通过学校向全社会注入一种先进的文化元素……越接近新课程的核心,人们越将感受到新课程带来的‘心灵冲击力’”[1] 。

四、开放的魅力。

杜郎口现象让人震惊,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大都市的孩子都好。大都市里孩子不能做到的,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的孩子做到了。而做到这样的不是一个学生,也不是少部分优秀生,还不是少之又少的实验班,更不是难得一次的公开课上的几十分钟,而是全校二十四个班的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人们质疑他们怎么能做到这样的程度时,其实,也在思考这样一个式子:老师们给孩子们多大的天地,孩子们就在多大的天地里发展么?这里面存在关系式是不是一定是一个“等价交换”?这让我想起在推进新课程研讨班上,王建明老师提出的一个他"百思不解"的问题,为什么透过窗户能看到比窗户还大得多的空间?是呀,我们给孩子们一个窗口,他们却告诉我们看到了天空;我们仅仅是为他们开了一扇门而已,他们却告诉我们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就是开放的魅力!

(《数学课程实践与探索》2006年第四期)





--------------------------------------------------------------------------------

[1] 刘坚,课程发展的中国案例,——进程中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回顾与反思。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三三六 教学模式 教学
相关日志:
评论: 3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2854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
字数限制 1000 字 | UBB代码 开启 | [img]标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