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光临本站上的朋友:
  
  欢迎您访问男孩博客,如你打开的页面不是你所要的找的,请使用侧边栏的搜索功能查找日志,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您所需要的东西,使您在平淡之中充满喜悦。 
本站域名:Http://Blog.123ttt.Com/(点击加入收藏夹)

欢迎您再来,谢谢!!!
男孩 于2006年11月13日


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近日,一位女生模仿刘德华、张学友、王菲、孙燕姿、莫文蔚、S.H.E等明星全新演绎的歌曲《千里之外》在各大网络论坛迅速走红,演唱者惟妙惟肖的声音赢得网友称赞,赞赏之余,大家纷纷猜测演唱者的真实面目。这位名叫嘉恋的北京白领业已凭借这首歌成功“晋级”网络红人,昨日接受本报专访时她透露已有多家唱片公司向她伸来了橄榄枝。 

  模仿14明星惟妙惟肖 

查看更多...

Tags: 嘉恋 千里之外 模仿 歌星 合唱版 MV

分类:影音 | 固定链接 | 评论: 6 | 引用: 2 | 查看次数: 4603
      就要离开学校了,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却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一切又是那么让人不舍……

    一,别以为在学生会你能得到你曾经想要的。工作的热情很可能因为你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些事而改变,但是也不必惧怕。你有大一一年来适应或者承受,并做出是继续坚持还是退出的决定。 
  
  二,大学可能有真实的爱情,但是记住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别人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起。所以,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的伤,记住,太大的伤,真爱,还是值得追求的。 

查看更多...

Tags: 大学 毕业 后悔 大学生

分类:大杂烩 | 固定链接 | 评论: 7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205

"课本上的读音标错了"

  这学期学校举行了一次语文知识能力竞赛,有一道题的题目是"选择正确的读音",其中有一个内容是黄澄澄(dēng chéng dèng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心里就暗暗得意 ,因为这个词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六册《杏儿熟了》这课中出现过,虽然是三年级的知识,但是前两天我正好在班上讲过这题,这个词的注音是"黄澄澄"(dēng),应该是无可非议,这题应该能拿到分.竞赛结束了,看到其他班的学生在讨论这题,我赶紧找来参加竞赛的10位同学,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应该选择黄澄澄(dēng)."我很满意,没想到语文成绩最好的学生陆雨瑶却理直气壮地说:"课本上的读音标错了,应该选(dèng),前两天您说这题时我就有疑问,后来我查了字典,字典上"澄"这个字只有"dèng和chéng"这两种读音,根本没有'dēng'的读音……"我听了很生气地打断了她的话:"你上课不专心听课,看书不仔细,把学过的内容都忘了,明明课本上注音是"澄"(dēng),这还有错 本来老师希望你在比赛中获奖,为班级争光,没想到你竟然会错在这题上……"她似乎还想说什么,又不敢说,只好不再作声.

查看更多...

Tags: 黄澄澄 香喷喷 读音

分类:教育教学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3 | 查看次数: 3133
什么叫连读变调呢?语音上在连读音节中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连续变调。如“不”字,单念时读第四声bù,称为原调、本调或单字调;如果它的后面有个音了?也是第四,则“不”字读成第二声bú,如“不去、不对、不像话、不外乎”。连读变调并不是人为地规定的,而是在朗读时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种格式,语法书上称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习惯上大家称之为ABB重叠式。这种格式也存在着连读变调,其中的“BB”常读第一声。下面例子中的B,原调分别是一、二、三、四声,但在ABB中都念成第一声。B是第一声:硬邦邦、白花花、亮晶晶、红扑扑、光秃秃、笑眯眯、甜丝丝、颤巍巍、病歪歪、娇滴滴、乐滋滋。B是第二声:亮堂堂、黑糊糊、血淋淋、清凌凌、慢腾腾、软绵绵、懒洋洋、绿油油、绿莹莹、绿茸茸、灰蒙蒙、轰隆隆。B是第三声:黑黝黝、明晃晃、闹嚷嚷、死板板、直统统、硬朗朗、干瘪瘪、胀鼓鼓。B是第四声:黑洞洞、亮铮铮、空落落、空荡荡、火辣辣、黄澄澄、沉甸甸、湿漉漉。当然,也有一些ABB式可以不变调,如:白皑皑、寒颤颤、亮闪闪、乐陶陶、喜洋洋、赤裸裸、红艳艳、黑沉沉、圆滚滚。怎么掌握ABB式的变调或不变调呢?最现成的方法是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不过,实际运用中的ABB式词,词典上不可能全部收入,因此有的可能查不到。遇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把BB读成第一声。语音权威徐世荣在谈到ABB重叠式形容词的用法时说:“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缓些,念清楚它的原调,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普通话语音知识》)在北京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普通话里有很多像‘亮堂堂、沉甸甸’这种类型的重叠式,它们多半是口语词,这类重叠式的后两个字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口语里一般都变成阴平。”不过,本人认为如果课本有注音规定要读原调的,就应以课本为准读原调。

Tags: 黄澄澄 香喷喷 ABB格式 变调

分类:教育教学 | 固定链接 | 评论: 3 | 引用: 3 | 查看次数: 3795

电视剧:《美丽传说》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故事开始自一个美丽的晚上,四位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美女参加选美,(香子欣、舒屏屏、陈可人、孙琳琳)四人都各有目的和抱负。选美过后,各人际遇不同。舒屏屏和香子欣本是一对亲生姊妹,父母在她们年幼时分开,母舒家珍(吕有慧饰)带走屏屏,子欣则被父香细(李兆基饰)抢回。 

  屏屏(陈法蓉饰)当选冠军后,与富商屠楚雄(任达华饰)发生恋情,终被屠妻宝琴(江美仪饰)的各种卑鄙手段破坏,分手收场。后因父出事,及得雷梓聪(黄智贤饰)相助,结果成为雷家大媳妇…………. 

查看更多...

Tags: 电视剧 美丽传说 故事梗概

分类:影音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4 | 查看次数: 3256

廖剑玲照片

分类:影音 | 固定链接 | 评论: 3 | 引用: 5 | 查看次数: 3926

韩剧:魔女幼熙



剧名:【魔女幼熙】(又名【魔女游戏】)
導演:全基相
編劇:金元鎭, 金敏珠

查看更多...

Tags: 韩剧 魔女幼熙

分类:影音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2 | 查看次数: 2864

勤俭节约演讲稿-勤俭节约 艰苦创业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查看更多...

Tags: 勤俭节约 演讲稿 勤俭 节约

分类:教育教学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5 | 查看次数: 3811
    在过去的10多天里,狂迷刘德华13年之久的兰州女子杨丽娟及其家人成为两岸三地传媒追逐争抢的焦点。如果说杨丽娟的悲剧始于13年前的一个梦,那么其父的最终蹈海身亡也并非悲剧的终极。在媒体接力赛式的轮番轰炸下,悲剧正被放大,并演变为层出不穷的闹剧。相当多的媒体就像发现了一个有裸露癖的病人,一边出资出力将这场“真人秀”的舞台从兰州搭到香港搭到北京,一边又道貌岸然地反思与批判杨的裸露行为伤风败俗,更偷着乐地数点各方看客的“入场券”收入——暴涨的点击率或发行量。

    悲剧何时收场?如何收场?

    内地部分媒体早就介入杨丽娟追星事件的全过程,推波助澜之下,令事件愈演愈烈。在助长杨家追星疯狂行为乃至酿成杨父蹈海身亡方面,部分传媒难辞其咎。杨父身亡后,部分媒体又出钱把杨家母女接到深圳,从深圳接到兰州,再从兰州接到北京接受歌手捐赠。在所谓“新闻策划”下,一幕悲剧被传媒利用为炒作和扩大销路的对象,这亦显示内地部分传媒质素下滑。内地传媒应吸取教训,承担起提升读者质素的社会责任。”

查看更多...

Tags: 刘德华 粉丝 杨丽娟

分类:影音 | 固定链接 | 评论: 3 | 引用: 6 | 查看次数: 3148

杨丽娟因骂而成名?

      近几周,中国出现少有的舆论奇观——亿万人们撇掉对房价、两级分化、户籍改革等民生问题的关注,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转向一家平民——兰州杨家。这家人疯狂追星,卖房跳海,欺诈帅哥刘德华,大家气啊!凭什么精神病、丑八怪呕心人刘德华?!立时,全国的网络言论一齐指向兰州杨家,各种媒体也抓住此事大说特说制造高潮,数亿人的唾沫星子齐喷向杨丽娟这个丑女。奇迹发生了,杨女没有被这亿万人的口水淹死,她趁着亿万人骂她的气浪坐上九宵云端了,她成了名人、名星了!
    最近,我对她现在拥有的知名度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测试——我问我所居住社区的大妈和大爷们:章子怡、马伊丽……认识嘛?他们多数人摇头;我又说:认识杨丽娟嘛?大妈、大爷们齐说:你说那兰州追星的丑丫头啊,认识,太可恨了,帮我们在网上骂骂她,也不撒甩尿照照照自己的德行,给刘德华提鞋都不配……

查看更多...

Tags: 杨丽娟 舆论

分类:大杂烩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3 | 查看次数: 3549

如何打造“活而有效”的课堂

山东省茌平县 杜郎口中学 数学组 徐利

 

    在“三三六”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 ;教师由原来的主演变成了导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评价者,规律的提升者与拔高者 。教师应如何驾驭课堂,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变得活而有序,而有效?现在结合自己的教改实践来谈一下自己的做法,愿与各位老师共同交流:

查看更多...

Tags: 三三六 教学模式 教学 课堂

分类:大杂烩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5 | 查看次数: 3167